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20120613陳麗雲老師談國小作文於清溝國小

畢業典禮甫結束。女神素素完全不受情緒干擾,在我仍沈浸在離別的苦澀時,她老人家已經出發要去清溝研習,與其佩服女神的偉大情操;不如立刻跟進,於是我和紫渝老師便同車前往。贅言略去,試簡單歸納心得羅列於下:

一、盡情閱讀、詮釋自己的生命與人生歷程,便是對孩子與學生最好的教育。(這點類似Parker Palmer在Courage to Teach一書中,所謂『人格影響即教育』的說法)
二、閱讀和寫作(我認為是發表、表達與創作)有著極深且複雜的交互關係。
三、既然國際上、政府政策上,PIRS和PISA是主流,就應該好好研究清楚這兩種閱讀能力評鑑制度的規則與理論基礎。(顯然,我身邊沒有任何一個老師有在注意這件事,當然,我也是,真該死!)
四、閱讀習慣的養成、創作發表能力的展現,是教育是否成功的一項重要指標。
五、提出(發現)問題的能力,比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這一點我在畢業典禮的表演籌備工作中有極深的感觸。我發覺:能主動發現問題的學生,幾乎就具備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反地,學生若不懂得去主動發現問題,多半也無法解決問題。所以,與其說:「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如說:「培養孩子主動觀察、發掘問題,進而透過求助、腦力激盪或研究開創等方式去試著解決他所發掘的問題…」
六、閱讀的基礎是「識字」以及大量的字彙能力。
七、閱讀的第二步驟是抓取訊息,提取立即性的資訊。
八、第三步驟是大量閱讀文章,反覆練習各種閱讀技巧。
九、原來「縮寫」是一種很重要的訓練閱讀方式,換言之,「縮寫」可以訓練孩子在閱讀的時候,提取最重要的重點。(我原本的方法是標示「詞性結構」;我覺得我之所以會這樣教學,是因為我教的是國中生。此外,詞性結構的辨識是很長出現的考題,詞性結構的訓練一直是我的秘密武器,提升段考平均的特效藥;但我今天鄭重思考比較之後,覺得「縮寫」似乎是更好的方式。然而,實際如何運用還有待實驗)
十、老師的提問技巧非常重要。(這一點也是很困難的部分,非常難以揣摩)尤其2012年四、五月份連續六次到中華國中參加景美女中陳嘉英老師的閱讀研習之後,觀摩了嘉英老師的提問技巧,那更是出神入化!回家之後反覆構思,仍然感覺難以超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