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來,所以該來!
週末學校舉辦親師座談,蠻多導師反映:「出席的家長,逐年一直在減少,乾脆停辦算了!」我好奇地翻了翻歷年出席的人數統計,還真是如此;還有導師打趣地說:「尤其,那些該來的,卻總是沒來…」換言之,比較有些狀況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卻也多半在親師座談中缺席。
記憶中,每年母姊會,母親總要盛裝出席。一大早還得先陪她到美容院洗頭造型一番,某些家長更是主動為班上準備糕點、茶水。一群婆婆媽媽們,在教室裡東家長、西家短,好不熱鬧…
而今,低頭望著剩了一桌的鳳梨酥及飲料,還是自己掏腰包買的,便覺得十分惆悵。
孩子從放學返家到上床睡覺,其間不過四、五個鐘頭;而從早自習到最後一節課,卻足足有將近九個鐘頭!一天當中,真正陪伴中小學生時間最長的,不是爸媽;其實是班級導師。出席母姊會,除了替導師加油打氣外,更可以藉這個難得的機會瞭解孩子日常在校的情況,也可以順便與其他家長交流。
親師座談一年才辦一次,算起來已經是很不夠了。卻有幾乎一半的家長,國中三年當中,從未出席過任何一次親師座談。也難怪導師會覺得灰心了!
此外,我也一直在思索:「為什麼該來的,卻總是沒來?」一口口吃著自己買的鳳梨酥,我歸納出原因:「因為沒來,所以該來!」這些缺席的家長可能不只是在一年一度的親師座談中缺席;更可能在子女整個成長的過程中,都不小心缺席了!如此,孩子當然就比較容易出狀況。導師於是覺得爸媽「該來」參加座談;然而,此時父母卻多半「沒來」參加座談。
所以,無論是母姊會、班親會或親師座談會,家長都不應該輕易缺席。若您今年原本打算不參加學校所舉辦的親師座談會,也請再慎重考慮一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