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中班級升上三年級,學生的作息與學習,基本上大致定調,不會再有大變化。」
這是國中導師的普遍經驗。
國三上學期,換了新英文教師。才一個月,卻徹底改變班上的英文學習。
原本,班上幾乎快一半的學生放棄英文!導師試過很多方法:放影片、播歌曲、帶著學生反覆複習…到了國二下學期,失去興趣、喪失信心的孩子越來越多,課堂秩序也越來越亂,逼得導師每節英文課都得到教室外站崗,幾乎束手無策。
首先,新老師針對每個學生設定個別的成績標準,然後幾乎每節課都安排了測驗,用以「診斷」學生的學習狀況。若測驗未達及格標準,便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嚴格的「補救」教學,然後再行測驗。若第二次測驗仍未達標準,則再進行第二次「補救」教學,然後再行第三次測驗…依此類推,直到每個學生都達到標準為止。
開學第一週,還真為新英文老師捏了把冷汗,很擔心學生群起反抗,或肇生衝突。很多學生私底下向導師反映:「從國小學英文到現在,從來沒有英文老師如此嚴格地要求他們記憶單字或背誦文法及課文,真的很不習慣、也很痛苦…」真的是哀鴻遍野。
沒想到,英文老師如此緊迫盯人的強硬態度,卻奇蹟似地逐漸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與鬥志。第二週、第三週…好多原本放棄英文的學生,手裡拿著補考多次卻終於高分過關的測驗卷,開心地來到導師面前「炫耀」再三。原本為數眾多的補考學生,人數也逐漸減少。
下課時間,班上的學生竟然一個個抱著英文課本低頭猛讀。當然,因為國三幾乎每天都有英文課,也意味著每天都有英文測驗。不及格的話,就要補考、再補考,直到通過為止…即便週末,學生照樣得到校找英文老師報到,並進行補考!前幾天,有個學生竟然對我說:「我這次段考英文一定會進步很多!真希望段考趕快到…」聽了真教我錯愕!也更欽佩起新的英文老師。
我十二萬分地感激新英文老師無私的奉獻與不懈的努力!我更體會到:「測驗」與「補救教學」在學習上,真是無比重要!然而,目前卻有許多老師及家長,只要一提到診斷測驗或強制補救教學,便聞之色變、不分青紅皂白地妄加排斥。
某些家長甚至以為:凡是考試或測驗,都會抑制學生的多元智慧與創意!埋沒眾多未來的「台灣之光」,所以應該全面實施免試,任何數字化的成績、排序都應被絕對禁止… 然而,根據教育現場的真實經驗:大多數學生,在剛開始學習某個領域或學科的時候,往往都會需要一點點的勉強與嚴格。
如果太早或太過度強調多元與自主,反而會使學生的責任感喪失,更剝奪學生追求高峰經驗的機會,最後造成很多學生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而且,所謂的「台灣之光」,很多都是特殊案例,並不適用於每一個學生。現實生活中,台灣之光的數量其實非常之少!
適度、合理的診斷測驗,以及有規劃、有配套的強制補救教學,在國民義務教育上,仍應該予以維持。